陸河網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冊

QQ登錄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微信登錄

微信掃一掃,快速登錄

手機號碼,快捷登錄

手機號碼,快捷登錄

查看: 2308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品清湖畔 廣東省紅色革命老區-青龍頭村簡介

[復制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于 2023-9-26 14:41:53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 IP:- 中國廣東惠州

▲ 青龍頭村村貌(陳烈遠、翁烈輝攝于2015年)村情概況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青龍頭村,位于東涌鎮東南部,為明朝先民遷居而形成,因坐落于青龍山及古龍鹽場所在地而取名青龍頭,曾用名梅園、紅星村。倚靠青龍山,西臨品清湖,村內有寨門水塘、龍腳水塘、青龍山,相鄰自然村有流口村。明朝末年,青龍頭村屬海豐縣金錫都流口墟。民國時期,屬海豐縣第七區流安鄉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屬海豐縣第七區流安鄉;1950 年,屬第七區(捷勝)流安鄉;1952年,屬第八區新安鄉;1953年,屬第 十二區新安鄉;1956年,屬第東涌區流安鄉;1958年,屬東涌人民公社流安大隊;1984年,屬東涌區公所新安鄉;1987年,屬東涌鎮新安管理區;1988年,屬汕尾市城區東涌鎮新安管理區;1999年至今,屬東涌鎮新安行政村。1989年,青龍頭村被評定為廣東省紅色革命老區村。世居村民青龍頭村世居村民主要為羅姓,黃塘開基祖1418年從福建遷移至廣東陸豐黃塘鄉開基(現陸河),1664年遷經海豐陶河后再遷移至青龍頭村本地立業。傳統經營
青龍頭村傳統經營為傳統經營為鹽業,現時經營飲食業、務工等, 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工業生產、工資性收入等。自然資源有蠔干、海鹽等。特色傳統食品有印桃粿、發粿、甜粿、松粿、粽子、菜包粿、馬鮫魚丸等。傳統建筑
青龍頭村傳統民居現存100多座。有宗祠14座。代表性民居和宗祠有豫章堂,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,建于清朝,重修于1980年,曾作羅氏私塾,現仍作羅氏宗祠使用。

▲羅氏“豫章堂”(陳烈遠、翁烈輝攝于2015 年)碑刻、楹聯、匾額
青龍頭村碑刻、楹聯、匾額眾多。代表性碑刻有“家傳路史,譽著京闈”,立于清末,現存于羅氏宗祠;楹聯“門拱鳳山瑞雪祥光凝棟宇,座環蟹石蔥籠佳氣箤閭闥”現存于羅氏祖祠;匾額“豫章堂”書于清朝,現存于羅氏宗祠。清初建有旗桿夾,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民風民俗
大盆菜會。每年農歷八月初八日為青龍頭村雷夫人媽太千秋誕會期,期間村中會舉行慶誕活動,舞獅舞龍、花籃巡游,并做大戲18本,彩旗飄揚、十分隆重。村民會宴請四方親戚好友匯聚村中,設席數百張,吃客家大盆菜。大家把酒歡歌、熱鬧非常,共祝國泰民安,體現了客家古代風俗的文明延續。



資料來源于《全粵村情·汕尾市城區卷》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 微信登錄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關于我們|小黑屋|手機版|網站地圖|粵公網備案:44152302000007|陸河網 ( 粵ICP備14021969號-1 公網備案:44152302000007

GMT+8, 2023-12-7 12:47 , Processed in 0.09375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挺进朋友人妻在阳台,少妇荡乳情欲办公室,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